7月14日下午,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周陵村麻庄组郭满堂家,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领头的是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纪建国。
“抱歉,这段时间一直忙,没顾上来看你们。最近,家里还好吧?有什么困难尽管讲,我们今天来,就是见见你们,帮你们想办法来解决的。”走进郭家,纪建国快言快语。
纪建国(右二)和村干部走访郭满堂
原来,郭家连连遭遇不幸:妻子患病在先,接着又是女儿。一家四口,有两人患上住院都未治好的病,这让年过半百、无稳定收入的郭满堂整天愁眉苦脸。
得知这一情况后,纪建国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专题研究解决郭家面临的困难。会上,他语气坚定:“无论怎么讲,都是咱的人。郭家遭遇不幸,村上都要想法子帮助解决!”
这次专题会做出如下三项决定:一是将郭家纳入防返贫检测户。二是为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三是安排郭满堂到村集体经济上班,每月工资先给3000元,后边逐步提高。
面对记者,郭满堂———这位憨憨的庄稼汉,脸上写满不尽的感激:“我们一家能一步一步地挺过来,多亏了村上,多亏了我们的纪书记!”
“老郭在村集体经济上班,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能有保证?他能持久干下去?”没想到,纪建国回答的很干脆:“怎么,是不是怀疑我们的能力?告诉你,在我们村集体经济上班拿工资的,不止老郭一个!”
纪建国的回答,让记者带着浓厚的兴趣,一头扎进这个山区农村……
位于红土镇西部、毗邻342国道的周陵村,由周陵、崾先、枣园3个村于2018年5月合并而成,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65户,1368口人。近年来,在纪建国为“班长”的周陵村党总支的带两下,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交通等优势,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以樱桃、苹果为主的规模发展路子,积极打造富裕周陵、绿色周陵、美丽周陵、文明周陵并取得可喜成效:先后收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村等荣誉。2018年,他被红土镇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在印台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先锋模范”主题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印台区“头雁”帮带导师等荣誉;今年“七一”前夕,被铜川市委组织部选树为全市基层党组织“担当作为好书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纪建国还说,为打造好这个“车头”,村上突出抓了以党总支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以党员为主的队伍建设,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向前看、向前奔!
搞好自身“充电”,是纪建国的“必修课”。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学科技…… 或自学,或走出去参加讲座听辅导。“咱是个‘土包子’,见识少,知识面窄,不抓紧学,咋带队伍,咋推进工作!”他说。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纪建国还狠抓党员和干部的学习教育。“我们平时的学习教育,基本上跳出了‘照本宣科’的圈子,而是提前公布学习计划和内容,让大家先预习。学习过程中,我们是读、问、思、谈,同步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穿插搞警示教育,让大家用好手中的权力。”一名支委还介绍说,纪书记要求大家,时时处处,向身边的典型———全国劳模、我们的老书记张和平看齐。
在村委会,记者看到,村上实行的是坐班制,党员干部在签到册上均有签名。还了解到,这里制度健全,每个支委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责任明确。对没有担任职务的党员,为他们设置了责任岗,划分了责任区。在各产业链上,也建有党小组。每个党小组的党员不光有人管,也有具体事干。比如,樱桃党小组的党员周彦春,负责的是:樱桃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日常培训。再比如,入党不久并被确定为后备干部的返乡青年冉博超,负责的是:樱桃的线上销售。
“纪书记这么搞,让我们不光有归属感,还有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村委会正忙的一位支委高兴地说。
强产业之绿
“要实现强村富民,最重要的还是要因地制宜,把产业做大、做优、做强!”纪建国还坚定地说,要很好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
在周陵,最引人注目的是樱桃这一特色产业。
周陵村的樱桃产业搞的比较早,可一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种老化、管理落后。
怎么搞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纪建国把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和樱桃种植大户组织起来,先是走出去考察学习,回来后让大家根据出去看到的、听到的情况,结合自身现状找差距、寻对策、谋发展。
近年来,在纪建国的主持下,周陵村分期分批建成了14栋智能双拱双膜温室大棚,还引进了俄八、布鲁柯克斯、鲁樱3号等樱桃新品种。为提高务作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他想方设法,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就大棚樱桃周年管理,进行实地指导、培训。
纪建国还通过积极对接江苏市场,利用“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短视频+直播”等线上线下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周陵樱桃”这一特色品牌。
在周陵14栋智能双拱双膜温室大棚里,笔者欣喜地看到,除了樱桃,还有圣女果和西红柿等果蔬。
在做优樱桃产业的同时,纪建国紧盯优质苹果的建设和生产。2024年,村上通过土地流转,一举建成了分布在周陵和枣园两处、150亩高标准青砧苹果示范园。瑞雪、秦脆等新品种,是该示范园的主打品种。一村干部介绍说,村上的示范园,不光增加了村上收入,还为群众提供了60余个务工岗位。
在周陵,还建有1000余头生猪养殖场和“光伏+”项目,同样为村集体和群众增加稳定的收入。近年来,村上还依托周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优农家餐饮民宿产业,打造农业研学基地,由单一餐饮型向休闲、观光、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转变,延长了产业链条。此外,村上鼓励、支持群众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如今,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让群众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一份资料显示:周陵村365户群众,有200户种植樱桃,其中70%的农户,实现了樱桃挂果。2024年,收入超过8万元的就有15户;超过5万元的农户可占种植樱桃农户的70%;村集体经济综合收入达到103万元,实现净利67万元。
在兴产业的同时,纪建国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升人居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用力推进。
近年来,他通过争取项目支持,不仅对全村各组的道路进行硬化和拓宽,还先后建设樱桃广场、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场所。目前,自来水、电力设施、5G信号全覆盖,天然气入户率达到62%…… 2024年,村上成功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还代表全市,接受陕西省乡村建设现场会的观摩。
近年来,纪建国以“美好周陵”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乡风文明。工作中,他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
以“班长”身份的纪建国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实施文化生活繁荣工程,建设村级综合文化礼堂,大搞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还坚持举办具有樱桃特色、渭北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通过实施新型乡风文明培育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与美好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以前任党总支书记、全国劳模张和平为榜样,注重典型的示范引领;持续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强化科普队伍建设,拓宽科普阵地,大搞科普宣传,营造周陵科技文化氛围。通过实施文化底蕴挖掘工程,深入挖掘周陵村得名传说背景,探寻周陵与知青文化渊源;围绕樱桃挖掘樱桃背后的文化底蕴;深挖提升现有土豆饼等特色菜品制作技艺,最终达到“食有鲜果、住有民宿、品有美食、游有美景、闻有故事”的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的境界。同时,运用数字化平台,全面提升村级“531立体网格治理水平+四个一”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大力推行“微服务、微治理”工作法,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了一方稳定和谐。
心系群众办实事,解忧帮困暖人心。今年68岁的“五保户”余志荣,因其患慢病,又无人照料,纪建国设法同区中心敬老院联系,使其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脱贫户武正社,日子刚好过了却患上了脑梗,虽住院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只好回家疗养。鉴于此,他帮其申请了低保和残补,还安排其妻到村集体经济上班。村委会一名干部介绍,2024年,村上为全村251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分红1000元,共计25.1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带动55名群众务工,发放报酬80.9万元。
“我们不断深化“531”立体网格化治理,继续推行乡村振兴积分制,坚持“1158”议事协商工作法,规范运行“一约五会”机制,真正做到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创新打造“‘樱’为有你、‘议’起周到”的议事协商品牌。《传承发扬驻村帮扶优良传统,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周陵》入选全国驻村帮扶典型案例。”看得出,另一位村干部介绍这些情况时,脸上写满了自豪。
此时,记者意识到:周陵,已远非一个藏在黄土高原褶皱里的普通山区农村,而是在以纪建国为“班长”的村党总支一班人团结带领1300多口群众,瞄准目标,通过锲而不舍,共同努力,才使周陵的诸多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深刻重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大为改善。
横在眼前的一切,让记者真切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