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讯(张峰 赵云 李佳欣)4月24日18时20分,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蓝天救援协会接到乌海市民紧急求助:一名身高130cm的11岁男孩在海勃湾区依林佳苑E区附近走失,已经超过24小时失去联系。接到求助电话后,乌海市蓝天医疗救援协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联合乌海市海南区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海勃湾区林荫派出所展开全天候搜救行动,仅用5小时便成功寻回男孩,上演了一场暖心的生命救援。
多方联动 争分夺秒展开地毯式搜索
19时30分,救援力量在海勃湾区林荫派出所集结完毕。乌海市蓝天医疗救援协会派出13名专业队员及9辆救援车,海南区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携3头搜救犬及1辆警车参与行动。救援团队配备热成像无人机、夜间照明设备等科技装备,兵分多路对周边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
根据家属提供的线索及调取的监控视频,救援人员锁定自行车公园、植物园、浙商国际商贸城、依林夜市及周边公共卫生间为重点区域。搜救犬凭借灵敏嗅觉在复杂地形中穿梭搜寻,热成像无人机则对绿化带、工地等隐蔽区域进行高空扫描,地面车队同步网格化推进排查。至23时许,线索逐渐聚焦至第九幼儿园附近工地。
深夜攻坚 精准定位解救走失男童
23时55分,搜救人员在第九幼儿园对面工地的树林中发现走失男孩。经检查,男孩因长时间未进食与缺水导致体力透支,但无生命危险。家属见到孩子平安归来后情绪激动,紧紧拥抱救援人员连声道谢:“多亏了你们的专业和坚持,孩子才能平安回来!”
科技赋能+协同作战 筑牢生命防线
乌海市蓝天医疗救援协会负责人田国强表示:“此次救援的成功得益于快速响应机制与科技手段的高效结合。热成像设备突破夜间视野限制,警犬与无人机形成立体搜救网络,大幅缩短排查时间。”他同时呼吁家长加强儿童看护,建议配备防走失手环等设备以降低风险。
社会协作彰显城市温情
此次行动是乌海市“警民联动”应急救援机制的又一范例。海南区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警犬中队全程提供搜救技术支持,林荫派出所民警协助调取监控、疏导交通,蓝天救援队员通宵值守执行一线排查,多方力量无缝衔接,展现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协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