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讯(张峰 高健)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坚持在党建引领下织密“微网格”、优化“微服务”、搭建“微议事”、拓宽“微场景”,围绕“方式上有创新、服务上有亮点、主体上有多元、场景上有呈现”的总体目标,从做细做深做实微治理入手,扎实推动“‘细治入微’网格服务管理改革”项目落地落实,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端细胞,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织密“微网格”,创新治理新模式。乌达区各镇(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织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责任体系,并将全区科学划分148个基础网格,推动网格工作进楼入户,健全网格事件闭环管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创新实施“五服务三保障”工作机制,并建立《五服务三保障清单》,整合便民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42项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向网格下沉,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延伸、向网格报到,2025年累计解决路灯安装、消防通道整治等民生问题1100余件。
优化“微服务”,激发治理新动力。建立“居民吹哨、楼长报告、网格汇总、社区响应、板块联动”机制,健全网格运行体系,全天候动态掌握小区、楼栋、住户等相关情况,实时解决网格内邻里矛盾纠纷、楼道堵塞、车辆停放难等各项“小烦恼”“小纠纷”“小隐患”,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同时,创新群众服务方式,采用流动办公桌、政务服务直通车、网格(流动)议事厅、社区合伙人、民间调解品牌等方式方法,有效发挥社区关口前移作用,一方面,可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群众服务水平。2025年累计办理老年证办理、医保代缴等高频事项1.2万件,累计解决居民诉求3200余件,办事效率提升60%。
搭建“微议事”,解锁治理新路径。近年来,乌达区充分发挥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各方共识、畅通民主渠道、汇聚各方力量方面的作用,为居民群众解困、解忧、解难。其中,以“流动办公桌”为核心,延伸建立“网格议事厅”“楼门会客厅”“红色议事厅”等机制,同时形成“六步议事法”,即民意收集、协商议事、分类处理、结果公示、跟踪问效、制度完善,有效提升公众参与度,让广大群众畅论民情小事、参与治理决策,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区共打造网格工作室、居民议事厅、网格驿站160余个,有力推动小区路灯安装难、物业管理费纠纷大、消防通道堵塞严重等32项各类实事有效解决。
拓宽“微场景”,呈现治理新气象。乌达区以“场景营造”为基层治理突破口,聚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升级,创新构建“1+4+N”服务矩阵(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核心阵地,整合网格驿站、庭院圈、共享空间、志愿服务4类载体,延伸N项定制化服务),推动治理资源向“最后一米”下沉。打造“温情庭院”“共享工具柜”“流动办公桌”等特色场景,重点培育“一老一小”服务品牌,针对老年群体,构建“网格驿站+养老服务中心+上门服务”三级网络,集成助餐、康养、文娱等20项服务;面向青少年群体,创新“第二课堂”“社工学院”等实践平台,联动社会组织开设体育运动培训、非遗文化课堂等特色课程。真正让居民愿参与、能参与、乐参与,激发和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用“微场景”营造良好氛围,为提升治理效能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