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驻村队伍已经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子洲县持续发力,通过四项举措进一步加强驻村队伍管理,提升驻村干部工作效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明确职责,精准锚定乡村发展方向。
一是建强村党组织方面,驻村干部通过积极引导村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推动村“两委”班子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推进强村富民方面,驻村干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常态化监测与精准帮扶,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治理水平方面,驻村干部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实行网格化管理与精细化服务;四是为民办事服务方面,驻村干部积极落实党的惠民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对困难人群的关爱服务,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月15日,三川口镇楼坪村开展“拉家常 解民忧”月月拉活动。
强化管理,保障驻村工作高效运行。
子洲县按照驻村工作日常要求,建立了责任捆绑、考勤管理、请销假、工作例会、工作日志、联系群众、定期汇报、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九项制度。即参扶单位将驻村帮扶视为“一把手”工程,与帮扶村责任捆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季度定期到村调研指导并召开驻村帮扶专题会议。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每年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20 天。采用硬性打卡+柔性报告打卡方式。如需请假分别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县委组织部批准。县驻村队伍管理办公室每半年召开1次驻村工作调度会,每季度召开1次推进会,乡镇不定期召开驻村联席会议。驻村干部记录详实工作日志,建立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信息牌公开信息,接受群众监督。驻村人员定期向县委组织部、农办、农业农村局和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县委组织部、县驻村办、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每年对驻村干部进行多轮全覆盖培训。乡镇每半年对驻村干部生活和工作环境安全状况进行1次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4月15日,淮宁湾召开镇驻村帮扶工作调度会。
严厉问责,树立严肃工作纪律标杆。
子洲县制定了严厉的追责问责制度。根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被通报次数和情况,分别采取约谈、表态发言、取消年终考核评优资格、单位领导作书面说明,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扣分、一票否决等措施,严肃工作纪律,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纪委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做进一步处理,属于单位后备人才的,取消后备资格,培养考察期间的人员,延长其考察时间。
加强保障,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活力。
子洲县在四个方面强化驻村保障。经费管理方面,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每年各不少于1万元工作经费,经费专款专用并按要求公示;落实补贴方面,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期间每天给予60元驻村生活补助,按路程远近发放交通补贴,每人每月给予100元通信补贴;县驻村队伍管理办公室每年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办理756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安排体检1次;政治激励方面,对优秀的驻村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加大表彰力度;后勤保障方面,乡镇和派出单位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工作、生活条件,派出单位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家属的关怀,减少其后顾之忧。
子洲县通过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严厉问责、加强保障等四项举措,全县驻村队伍管理得到显著加强,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大幅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助力乡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雷鸣)